查看原文
其他

【2018年阅读记忆之一】彭程:回到经典

彭程 光明阅读 2019-06-01

 



编者按

  转眼已至2018年岁末。书籍把它的影子投在了时光的晨雾中,生活的余韵里。无论是经书里的哲思,史籍里的故事,还是文学世界里的浮生,人物传记里的光影,无一不引人思考、予人启示。

  在此,光明悦读年终专版约请五位读书人分享他们在2018年的读书感受,以期追溯文明、传递新知。


回到经典


匆促倏忽又一年。年初订计划,岁暮做盘点,看收获几多,阙失何在。


忝入操持文字者列,读书是职业行为、分内工作,也是个人爱好。因此一如既往。今年依然是完成任务和兴之所至相结合,所幸时间较多余裕,相应地心境也更为从容,因而可以稍作筹划。年初我即为自己设定目标,暂且放下一向作为主要阅读内容的文学,多读一些传统文化书籍。这既出于当下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倡导,也是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作为族群一分子的精神构造和血脉由来。


在这个理念的引导下,今年的阅读便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回到先秦。正如长江黄河珠江都发源于青海玉树,诞生于那个年代的经典,也是中国精神的“三江源”。因此,读物的遴选,基本上都是围绕被称作“经”的那些书籍而展开。


儒学自然无法避开,它是中国传统的主河道。《论语》曾经读过多遍,今年没有列入功课,倒是一册60多年前李长之所撰《孔子的故事》,描绘传主血肉丰满,阐发思想鲜明清晰,消遣般地读过,也权当是一次愉悦的温习。它被列入“大家小书”书系,当是由于充分体现了“大手笔写小文章”的雅俗共赏的特色。着力较多的是孟子,以往未能读完全部,不足以深切理解其何以居于“亚圣”之尊。他继承了儒家道统,将之发扬光大,但其思想中鲜明强烈的人民性,却始终被后世统治者有意地淡化甚至遮蔽。“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话君主肯定不爱听,难怪他被供奉于孔庙中的牌位,明初差一点被杀戮成性的朱元璋逐出。



《孔子的故事》李长之著  北京出版社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这便是《左传》故事展开的舞台。最早读到它还是刚进大学时,古汉语课上读到《郑伯克段于鄢》,郑庄公与母亲武姜挖地道见面,让人感觉十分怪异,实际上是那时对于人性的沟壑尚难以洞悉。有了岁月和阅历作为铺垫,今天再来读《左传》,就读出了时势和人力的纠缠,也读出了实力和名分的争斗,读出了肉食者争夺权位的尔虞我诈、骨血相残,也读出了卑微者视原则胜过生命的纯洁壮烈。据说婚姻成功的要素,是“在合适的时间遇见合适的人”,其实读书也是如此,只有具备了足够丰富的人生经验,才更容易辨识世界的光亮和昏昧。



《春秋左传》 



曾经数次起念读《易经》,但每一回都是望而却步。连孔子那样睿智通透,尚说“五十读易可以无大过”,为阅读设定了资格门槛,我等愚钝之人更不敢率尔操觚,还是推到以后吧。


《尚书》篇幅不大,倒是囫囵吞枣地读过,周人敬畏天命,旦夕怵惕,克勤克俭,《尧典》篇中一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发育成为中国文化中因应危机的能量,多少次濒临沦毁而涅槃重生。孔子处身礼崩乐坏之时,毕生为恢复周王室的礼乐秩序而奔走鼓吹,读了此书,对其苦心孤诣也愈能理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读先秦经书,离不开参考后人的阐发笺注。这类著作众多,为选择哪些颇费踌躇。早年读金克木先生文章《书读完了》,曾惊讶于他何以有此念头,如今则备感会意。虽然传世书籍汗牛充栋,但大量传、注、疏、集解云云,都是围绕有限的几部经典而展开的,仿佛一棵大树分蘖出的众多枝杈。其中的杰出者,自身也穿越时光成为经典。读前述几种经书时,参考了多种书籍。宋代大儒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自然不可不读,今人杨伯峻的《孟子译注》,王宁、褚斌杰的《十三经说略》,台湾学人杨照的《经典里的中国》等等,也都程度不同地有所涉及并获益。



“经典里的中国”系列丛书  杨照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十三经说略》 王宁、褚斌杰等著    

中华书局  



虽然初衷未曾考虑文学,但不久就意识到,其实文学始终缭绕不去。古代尤其是先秦,文学寄寓于历史、政论、哲学等诸多文体样式之中,并非只是诗经楚辞。《左传》记人传神,叙事精彩,精于谋篇,文风朴厚,《孟子》气盛言宜,辩势滔滔,设譬取喻,曲尽其妙。古人的音容连同他们的生活,隔着缥缈的岁月烟云,分明依然栩栩如生。即便是最为古奥难懂的《尚书》,仔细辨识,那些誓命训诰等等,言辞间也有一种恳切、庄严和典雅,是一种正大浑厚的气象的投射。


目标明确,就更能够感知到时间的易逝,好几册计划中的书目还未及翻开,一年却行将消逝。孔子评价门生子路:“由也升堂也,未入于室也。”那么,自己这一年的经典阅读达到的是什么程度?入室是断断不敢想,某些方面,是否距厅堂不远?推想下去,来年复来年,倘能持之以恒,常葆精进之心,或许入室也并非遥不可及?


这样的想法,很是让自己受到鼓舞。  


(本文作者彭程,为光明日报领衔编辑) 




彭程 1963年生于河北省景县。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光明日报社,领衔编辑。兼任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等。入选2014年全国文化名家四个一批人才,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散文作品多次入选高考试题。著有散文集《红草莓》《急管繁弦》《在母语的屋檐下》《纸页上的足印》《第七只眼睛》等数种作品。曾任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奖项评委。






好文推荐

苏东坡的诗意泡脚

一书读懂丝绸之路

汪曾祺之“芝麻”与“西瓜”

走进历史的陈忠实

△点击文字进入文章

文末可以评论

写出您的观点

光明悦读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2018年12月31日 08版)回到经典

部分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面编辑:韩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